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,规定2021年起,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。此举旨在保证新生的健康状况,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。
背景
很多研究生担心研究生体检会对自己的学业造成影响。因此,教育部在规定标准时,尽可能选用非侵入性检查,如心电图、B超、血常规等,在不影响学习和科研进度的前提下完成。
标准
新标准包括两部分:(1)体格检查;(2)实验室检查。
具体而言,新标准要求研究生体检检查项目包括:身体测量、口腔检查、脉理检查、肝脏与脾脏检查、皮肤及淋巴结检查、乳房检查、眼科检查、耳鼻喉检查、皮试、心电图、胸透、B超、血常规、尿常规等。
此外,针对新冠病毒,体检还将包括核酸检测、IgG和IgM抗体检测。
反响
虽然新规定侵入性检查较少,但仍引来众多研究生的质疑。有些学生表示,入学时进行的健康跟踪和健康指导更为必要,而不是一次性的体检。此外,另一些学生认为体检标准应该因地制宜,根据当地的疾病情况、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。
拓展知识
除了研究生体检标准,教育部还规定了高中生入学体检标准。新标准将对高中生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检查。例如,除了基本的眼科、口腔检查外,还要加上甲状腺体检、妇科检查等。
此外,就个体差异而言,由于我们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,针对性地进行体检往往更为有效。因此,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、患病情况、就医条件等因素进行必要的灵活调整。
总结
研究生体检标准的发布,明确要求全国高校对每一名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体检。由此可见,保护新生的健康是教育部的首要任务之一。对于个别学生来说,有时候要求做一项检查可能会造成一些不便。但在维护学生群体的整体健康上,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。
评论列表